序列化二叉树
题目
请实现两个函数,分别用来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二叉树,不对序列化之后的字符串进行约束,但要求能够根据序列化之后的字符串重新构造出一棵与原二叉树相同的树。
二叉树的序列化(Serialize)是指:把一棵二叉树按照某种遍历方式的结果以某种格式保存为字符串,从而使得内存中建立起来的二叉树可以持久保存。序列化可以基于先序、中序、后序、层序的二叉树等遍历方式来进行修改,序列化的结果是一个字符串,序列化时通过 某种符号表示空节点(#)
二叉树的反序列化(Deserialize)是指:根据某种遍历顺序得到的序列化字符串结果str,重构二叉树。
层序序列化(即用函数Serialize转化)如上的二叉树转为”{1,2,3,#,#,6,7}”,再能够调用反序列化(Deserialize)将”{1,2,3,#,#,6,7}”构造成如上的二叉树。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满二叉树结点位置的标号规律来序列化,还可以根据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来序列化。不对序列化之后的字符串进行约束,所以欢迎各种奇思妙想。
数据范围:节点数 n≤100,树上每个节点的值满足 1500≤val≤150
要求:序列化和反序列化都是空间复杂度 O(n),时间复杂度 O(n)
示例1
1 |
|
题解
解题关键
- 序列化二叉树即找一种顺序存储二叉树的节点,并以相同的方式能够读取序列重新构建。
- 换种说法,就是遍历二叉树,记录每个节点,再以同样的方式遍历就可以还原二叉树。
- 遍历的方法有四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次遍历,理论上只要以相同的方式序列化或者反序列化,都可以解题。
思路
前序遍历:
知识点:二叉树递归
递归是一个过程或函数在其定义或说明中有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把一个大型复杂的问题层层转化为一个与原问题相似的规模较小的问题来求解。因此递归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查看能不能讲原本的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这是使用递归的关键。
而二叉树的递归,则是将某个节点的左子树、右子树看成一颗完整的树,那么对于子树的访问或者操作就是对于原树的访问或者操作的子问题,因此可以自我调用函数不断进入子树。
思路:
序列化即将二叉树的节点值取出,放入一个字符串中,我们可以按照前序遍历的思路,遍历二叉树每个节点,并将节点值存储在字符串中,我们用‘#’表示空节点,用‘!’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分割。
反序列化即根据给定的字符串,将二叉树重建,因为字符串中的顺序是前序遍历,因此我们重建的时候也是前序遍历,即可还原。
具体做法:
step 1:优先处理序列化,首先空树直接返回“#”,然后调用SerializeFunction函数前序递归遍历二叉树。
1 |
|
step 2:SerializeFunction函数负责前序递归,根据“根左右”的访问次序,优先访问根节点,遇到空节点在字符串中添加‘#’,遇到非空节点,添加相应节点数字和‘!’,然后依次递归进入左子树,右子树。
1 |
|
step 3:创建全局变量index表示序列中的下标(C++中直接指针完成)。
step 4:再处理反序列化,读入字符串,如果字符串直接为”#”,就是空树,否则还是调用DeserializeFunction函数前序递归建树。
1 |
|
step 5:DeserializeFunction函数负责前序递归构建树,遇到‘#’则是空节点,遇到数字则根据感叹号分割,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后加入新创建的节点中,依据“根左右”,创建完根节点,然后依次递归进入左子树、右子树创建新节点。
1 |
|
代码
1 |
|